中國人均鋼鐵消費再創新高,國內循環基本趨于穩定。“十四五”時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仍將是鋼板立柱鋼鐵行業發展的主線。通過適度調整政策、創造新的需求,推動形成一個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供需平衡。而全球消費端潛在的鋼板立柱需求空間仍然較大,國際循環將成為中國鋼鐵行業下一程的重點內容,通過跟國際資本的同臺競技,來進一步提升中國鋼鐵行業的整體競爭力。高升分析認為“十四五”期間,中國鋼鐵工業發展將呈現以下趨勢。一是供給能力高位增長壓力仍將持續,甚至階段性嚴重過剩的壓力仍將持續。一批甚至是一大批競爭力弱的鋼鐵企業將被迫退出鋼板立柱市場,但產能不會消失,而是通過重組整合,再次轉化為更加高效的產能。高效率的產能置換項目和技改項目建成投產之后,中國粗鋼產量能力甚至可以達到12-13億噸每年。” 高升認為,各地對承接和建設鋼鐵項目的積極性保持高漲、在建擬建項目效率大幅提升、鋼板立柱企業通過提升產能利用率使得產量規模提升等因素為供給能力高位增長提供了支撐。